东华青年走出校园
在社会大课堂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让我们一起解锁
东华青年寒假里的
N种奋进生活
1
扎根基层广泛实践
践行青年使命担当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东华青年在寒假里
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将知识融入社会实践
或支教支农,助力乡村振兴
或服务社区,传递温暖与爱
或传承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或实习锻炼,提升自我能力
......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赴桐庐县实践团队通过参观村庄、走访村民等方式,了解了后溪村旅游生计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实践团成员陈怡洁谈到,“ 在后溪村的这几天调研,让我对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了全方位的认知。我们要将村民的期望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助力后溪村在旅游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管理学院学生实践团在无锡、滕州、桐庐等地调研)
“泥塑惠风传古韵,AI赋新续华章”实践团走进无锡,了解惠山泥人的前世今生。实践团成员李硕威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共同努力,也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作为调研者,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若泥人能够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融入更多时尚元素,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徐歆妮在天山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9人入选长宁区政务实习,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徐歆妮分享到,“在天山路街道团工委实习期间,我助力筹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切体会到团工作对激发青年创新活力、汇聚创业力量的重要意义。”
(scf学院学生谢彦梓为程家桥街道提供可视化便民服务)
2
“大学生”化身“小先生”
服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
让社区实践成为
学生社会化实践课堂中的“进阶课”?
推动“思政小课堂”与
“社会大课堂”的全方位贯通?
东华青年们走进爱心寒托班
从“大学生”化身为“小先生”
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孩子们度过
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赵文雅服务于江苏路街道爱心寒托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赵俊凯服务于仙霞新村街道爱心寒托班)
东华大学的寒假招生宣讲团
也活跃在全国各地
1733名东华学子组成623支队伍
走进800多所高中
化身学弟学妹们的“知心引路人”
分享在东华的学习故事与精彩瞬间,
细致解读招生政策
用生动的案例、亲切的语言
点燃一个又一个高中学子心中的梦想
(各学院学生在内蒙古、江西等地招生宣讲)
3
科研探索攻克难关
不断创新突破自我
东华青年们在
课题组科研中大展才华
他们与导师一同探索未知领域
攻克科研难题
每一次实验的成功
都让他们欣喜
每一次失败的挫折
也让他们更加坚韧不拔
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左明光,面对复合材料飞机隔框的编织成型与性能检测这一难题,数次奔赴实验生产基地,实现了大曲率、变截面飞机机身隔框编织的工艺优化,并深入规划测试实验,力求揭示关键工艺参数对隔框性能的影响机理。
(机械学院博士生左明光在检验飞机机身隔框编织的精细度)
与此同时,“幻想未来”机器人科技社的同学们也在实验室里挥洒汗水。期末考试一结束,他们就全身心投入到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的备战中。距离材料提交期限仅剩不到十天,团队成员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冲刺。
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英健和2022级博士研究生周华旭在陈前进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发表了题为《单晶金微米片表面辐射状分布的电子转移》(Radially Distributed Electron Transfer on Single-Crystalline Surface of Gold Microplates)的研究论文。这是单实体电化学的最新成果,为电催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单个金微米片的SECCM和AFM-IR协同测试示意图)
新学期开启
步履不停,追光而行
东华青年将以更昂扬的姿态
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