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经校内外专家评审遴选,东华大学团委决定授予《家具面料抗宠物抓挠性能测试方法》等4件作品为特等奖,授予《数字化背景下人际交往关系研究——基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分析》等10件作品为一等奖,授予《洞幽察“微”-自巡航式微气候监测机器人》等28件作品为二等奖,授予《高效碳纤维基滤膜的吸附/光催化性能研究及其在净化流动污水中的应用》等29件作品为三等奖,名单公示如下:
一、信息科技类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 | 作品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家居面料抗宠物抓挠性能测试方法 | 纺织学院 | 信息技术 | 特等奖 |
2 | 织物链接虚实——纤境智能交互系统 | 材料学院 | 信息技术 | 一等奖 |
3 | 基于唯密文攻击的分组密码破译分析软件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技术 | 一等奖 |
4 | 以链接为核心记忆逻辑的知识图谱系统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技术 | 二等奖 |
5 | 柔性液晶商标 | 信息学院 | 信息技术 | 二等奖 |
6 | 针对不同条件下布尔网络吸引子数目的研究 | 理学院 | 信息技术 | 二等奖 |
7 | 基于XAI和柔性材料的隔空打字手套 | 纺织学院 | 信息技术 | 二等奖 |
8 | 高空之眼:基于环视相机生成道路鸟瞰图的自动驾驶路径规划系统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技术 | 二等奖 |
9 | 阿尔茨海默病智能早筛小程序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技术 | 三等奖 |
10 | 电站智能检修红白带系统 | 信息学院 | 信息技术 | 三等奖 |
11 | 基于FPGA的智能电子元件测量仪 | 信息学院 | 信息技术 | 三等奖 |
12 | 高尔夫全挥杆测评系统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技术 | 三等奖 |
13 | 面向特殊人群的自动跟随储物车 | 信息学院 | 信息技术 | 三等奖 |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 | 作品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皮创潮乡,文创中华”——以海宁皮影戏为例的地方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 服装学院 | 哲学社科 | 特等奖 |
2 | 数字化背景下人际交往关系研究——基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哲学社科 | 一等奖 |
3 | 布里看花--从崇明土布编织密码破解新时代非遗传承困境 | 服装学院 | 哲学社科 | 一等奖 |
4 | 乡村振兴视域下设计赋能红色文旅实践路径——以宁海柘坑戴村为例 | 服装学院 | 哲学社科 | 二等奖 |
5 | 守护早来的天使——早产儿被服产品需求调研及设计 | 纺织学院 | 哲学社科 | 二等奖 |
6 | 包容城市·关怀空间——认知友好环境设计研究 | 服装学院 | 哲学社科 | 二等奖 |
7 |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废旧服装回收现状调研与创新体系建构——基于上海代表性社区的实证分析 | 机械学院 | 哲学社科 | 二等奖 |
8 | 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新经济人才培养新模式,解读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机遇——以新时代纺织行业人才培养为例 | 纺织学院 | 哲学社科 | 二等奖 |
9 | 吃饭难?不难!一商业与福祉统筹下助老社区食堂包容性设计与应用 | 服装学院 | 哲学社科 | 二等奖 |
10 | “日新月异,经天纬地”:关于城市更新进程中上海纺织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模式探索———以大中华纱厂为例 | 人文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11 | 老旧社区建设中文化底蕴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可行性探析——以天山二村为例 | 人文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12 | 数字化时代美育赋能红色文化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及路径研究——以上海浦东为例 | 服装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13 | “薪火赓续 踵事增华”: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传承模式探索——以溧阳傩文化特色教育为例 | 人文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14 | 员工峰值体验触发性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 管理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15 |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阈下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建设研究——基于古北社区典型案例分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16 | 以“社区公共会客厅”为中心的“9+4”社区传播和治理模式研究 | 人文学院 | 哲学社科 | 三等奖 |
三、机械与控制类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 | 作品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多自由度自动挂纱机器人 | 机械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一等奖 |
2 | 洞幽察“微”-自巡航式微气候监测机器人 | 环境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二等奖 |
3 | 带隐私帘和姓名显示屏的伸缩龙门架的研发设计 | 服装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二等奖 |
4 | 机械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二等奖 | |
5 | 智能“织”造-复合材料三维编织智能工艺系统 | 机械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三等奖 |
6 | 智慧泳池多功能清洁机器人 | 机械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三等奖 |
7 | 空地联动无人植保作业系统 | 机械学院 | 机械与 控制 | 三等奖 |
四、能源化工类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 | 作品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滤健”-微纳杂化材料技术构建空间安全卫士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特等奖 |
2 | 柔性可编织高效率电热纱线的开发与应用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特等奖 |
3 | 吩嗪类化合物设计用于“绿氢”高效分离生产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一等奖 |
4 | 替代空调除湿的近零能耗自主调湿建材的开发及应用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一等奖 |
5 | 基于微纳米纤维的抗菌调温军用面料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一等奖 |
6 | 高温战衣——节能可持续便携制冷通风服 的研发与评价 | 服装学院 | 能源化工 | 一等奖 |
7 | 让电子设备不再“发烧”——用于电子设备散热的绝缘性液态金属导热膏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8 | 光学膜光率体在线检测装置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9 | 基于ChatGPT的智能高分子聚合解决方案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0 | 服用智能纤维与织物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1 | 一种高吸液抗菌止血的梯度多孔人造皮肤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2 | 可测材料固液相热导率的稳态测试装置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3 | 基于美拉德反应原理的羊毛绿色染色法研究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4 | 一种无骨架自支撑空气电极应用于可充式锌空电池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5 | 纺织生产企业化学品绿色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服装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6 | ADAS安全卫士——面向离手检测的一体编织电容式传感器垫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二等奖 |
17 | 高效碳纤维基滤膜的吸附/光催化性能研究及其在净化流动污水中的应用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18 | 基于水凝胶的高性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材料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19 | 富含激活态Mn(III)活性位点高效三维一体电极构筑高比能锌空气电池组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0 | 热管式无动力降温-太阳能吸收式汽车空调系统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1 | 电场耦合类芬顿催化反应装置设计及应用研究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2 | 原位聚合聚吡咯实现废弃口罩的再利用:重金属和染料吸附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3 | 高效聚砜/二氧化锆隔膜碱性水电解机制研究 | 环境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4 | 基于个人热管理的节能降碳辐射保暖纺织品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5 | 可变色的高强度环保液体面膜 | 化工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26 | 守护—自驱动温度压力监测床单 | 纺织学院 | 能源化工 | 三等奖 |
五、生命科学类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 | 作品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精准调控型纳米药物体系的构建 | 生物学院 | 生命科学 | 一等奖 |
2 | 帮助先心宝贝“补缺”——基于调整原材料组分和编织结构的多组分梯度可降解封堵器 | 纺织学院 | 生命科学 | 二等奖 |
3 | 衣传“温心”——人体安全健康守护者 | 服装学院 | 生命科学 | 二等奖 |
4 | 智能型磁控释秸秆基纳米蜂窝肥 | 环境学院 | 生命科学 | 二等奖 |
5 | 药膜一体化-磁控失秸秆基可降解抑草地膜 | 环境学院 | 生命科学 | 二等奖 |
6 |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可得然胶-金属离子水凝胶用于感染性皮肤伤口的愈合 | 生物学院 | 生命科学 | 三等奖 |
7 | 儿童智能感应充气式防溺水泳衣的设计与研发 | 服装学院 | 生命科学 | 三等奖 |
8 | 医用取石网篮扭转传递性能测试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 纺织学院 | 生命科学 | 三等奖 |
9 | 面向抗再狭窄的物化双效食管支架的研发及其抗再狭窄功能研究 | 纺织学院 | 生命科学 | 三等奖 |
现对以上获奖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6日-2023年5月13日。如有异议,请向校团委反馈。
联系人:秦泽峰 邵楠
电话:67792230-8006 邮箱:dhtwkc@126.com
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