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重要论述,也着重强调了当代大学生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的时代使命。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团委邀请到全国党员榜样、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做客我校第372期周周讲,结合二十大精神以实际案例畅谈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田园鲁家全景图
鲁家村中心湖
鲁家故事:从穷山村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标杆的蜕变
十年的时间里,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从一个“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破旧不起眼的小山村,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鲁家村的历史“蜕变”
讲座首先回顾了鲁家村的发展历程:鲁家探索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创新之路,即以18个各具特色农场为载体,以“村+公司+家庭农场”为经营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还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工商资本 20 亿元,先后打造了红山楂农场、胖趣农场、盈元农场等项目,实现村集体,经营公司,家庭农场三方共建共赢共享。真正实现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美了村子风貌,富了村民口袋,实现、民富、景美、人和的画面。村里还建起了30公里绿道和 4.5公里的绕村铁轨,观光小火车串联起18个各有特色的家庭农场,成为鲁家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获得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鲁家村共同富裕成效显著,2011至2021年间鲁家人均收入增长到4985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到540余万元,股权由375元增长到近32000元,增值85多倍,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长到近2.9亿元。
鲁家村的18家农场
绕村而过的“共同富裕号”鲁家小火车
鲁家农耕体验区
一系列“开天辟地”创举和变化,让人深感震撼、心生敬佩。鲁家村的发展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关注。乡村振兴,共富同行,朱书记还介绍了他和鲁家村同事们在探索实施的“百村筑梦”行动。朱仁斌书记还担任了安吉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会长、安吉百村筑梦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致力于将“鲁家模式”引向全国,目前已经联合签约72个村,从“富了一个村”探索“富了百个村”。
朱仁斌书记介绍鲁家村2.0规划
鲁家故事2.0:激发乡村振兴青春力量,让新青年引领新乡村
在介绍完鲁家村奋进故事以后,朱书记向同学们展示了鲁家村2.0发展计划——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近几年,鲁家村正以“农创令”集结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发展乡村新经济。通过“两山杯”全球创业大赛集合百村联盟,广泛开展“才聚鲁家”“一村一品”农创营主题活动,“一路同行,强村致富”乡村合作创业论坛等,致力于将鲁家村打造成大学生返乡创业孵化基地。
鲁家村正在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他强调,“一个村庄是否可持续,关键看年轻人是否肯回村。如果年轻人肯回乡创业,那么这个村庄就有活力,有可持续性。”结合鲁家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实例,他也深入分析了青年能够在“乡村振兴”这个大板块上实际能做什么、在哪些领域急需青年的力量、青年如何克服返乡创业的困难、对于青年创业扶持政策该如何最大化利用等吸引青年返乡的关键问题。以鲁家村十八家农场中的四家为例,他用丰富的图文资料介绍了返乡青年在乡村究竟在干什么、大学所学的知识实际在乡村场景如何落地、高校大学生在乡村板块创业应该具备哪些综合实践能力等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答疑环节中,朱仁斌书记结合自身经历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他也寄语当代大学生“要不畏困难、勇攀高峰”。讲座结束,朱仁斌受聘担任东华大学“周周讲”师资库专家,校团委也计划在鲁家村挂牌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讲座吸引了370余名同学线上参与,本次讲座是“新时代大学生与乡村振兴”系列周周讲的首讲,旨在引导同学们向全国党员榜样、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深入学习,学习他们扎根基层工作坚持不懈、不畏险阻,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奋进精神,引导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